日前,濟南域瀟集團在莫桑比克開采的砂礦石已成功運回國內銷售。
濟南域瀟集團海外市場負責人楊德慈最近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企業在莫桑比克再次拿到兩張采礦證,前幾年開采的鋯鈦礦石、礦粉也已成功回運國內并批量銷售;憂的是,因缺乏資金,公司無力開采到手的新礦,“眼看著地下有鈔票卻無力去撿”。山東恒源石化的負責人王有德最近也在糾結,面對“無米下鍋”的窘境,他決定率隊出國找油,然而面對中東復雜的政局,他感到彷徨、無助。
長期以來,受資源、政策所限,民營企業與國企還難以同臺競技,為此不少民企選擇出海求生。
近日,從國家到地方,相繼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鼓勵民企走出去的引導性政策,我們不妨聽聽民企的故事、民營企業家的訴求。濟南域瀟集團在莫桑比克已獲得5個鋯鈦礦開采權
□本報記者 蘇冉
外市場調研、取得開發資質、投資建廠、成品回銷國內……一家民營企業從“走出去”到獲得投資回報大約需要多長時間?濟南域瀟集團給出的答案是8年。日前,這家頭頂“中國首家進軍莫桑比克礦產行業民企”等光環的濟南本土企業,因海外礦權在國內銀行無法融資,目前已無力投資開采新礦。
[最新消息]兩個鋯鈦礦已見收益業績超過央企
“我們在外面還是干出了一些名堂,沒給咱濟南人丟臉。”見到記者,濟南域瀟集團副總經理楊德慈從包內拿出了一張A4紙,上面打印著商務部和中國駐莫桑比克大使館在官方網站發布的同一則消息:“2014年4月25日和7月21日,濟南域瀟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非洲域瀟礦業開發有限公司相繼獲得莫桑比克政府頒發的兩個鋯鈦礦采礦證。至此,該集團在莫已獲得5個鋯鈦礦開采權。”
“兩個新礦的總面積比一個歷下區還要大。”楊德慈介紹,除采礦權外,域瀟在莫桑比克還握有40多個探礦權、4個鋯鈦礦開采項目、3個水泥項目、2個房地產項目及1個礦權勘探項目。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開采的兩個鋯鈦礦目前已實現效益回運。該業績令諸多同在莫桑比克淘礦的央企也自嘆弗如,因進入時間晚,不少央企項目尚處于礦區勘探階段。
楊德慈說,中國作為鋯鈦消費大國,一年需求約為400多萬噸,但國內鋯鈦僅存于海南等少數省份,95%以上的鋯要依賴進口,所以根本不愁銷路。由于鈦粉是生產鈦白粉的主要原料之一,包括濟南裕興化工在內的多家本地化工企業已經與域瀟方面洽談合作。
[出海經歷]礦區多地雷、毒蛇探礦程序復雜
“我們企業是下了房地產這趟末班車,趕上了國外投資的早班車。”他介紹,域瀟集團在2000年正式進入房地產行業,由于起步較晚,企業感覺憑自身實力在地產領域很難有大的作為,遂有了轉行的念頭。2006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宣布了對非務實合作八項舉措,其中包括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到非洲投資,設立中非發展基金等。域瀟集團看準時機,到博茨瓦納、南非、莫桑比克等國考察,最終在2007年買下莫桑比克馬普托地區的一處石灰石礦山探礦權,從此邁出了海外淘礦的第一步。
“在非洲開礦十分不易。”楊德慈介紹,非洲治安和法制環境比較差,經常發生綁架、勒索等事件,不僅如此,莫桑比克礦山地區暗藏很多地雷,密林沼澤里也有毒蛇,探礦工人的工作環境比較惡劣。此外,探一個礦需要近半年時間,期間僅調研測繪報告和圖紙就有1米多厚,這些報告需要拿回國內進行評審,只有勘測數據準確無誤后才能決定是否開采。
功夫不負有心人,目前莫桑比克政府已將絕大部分區域劃為資源禁區,不允許外資企業開采,而對于出手較早、手握幾十個探礦權的濟南域瀟來說,則無疑占得了先機。
[發展困境]“明知地下有鈔票但就是拿不到”
“歷時8年,目前已有兩個礦成功開采回運。”楊德慈介紹,開礦是個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資金、見效周期比較長的行業。以探礦為例,平均每個礦僅購買設備、地質評估勘探、工程作業等就至少需要幾百萬元人民幣,采礦花費數額更大。為在當地站穩腳跟,企業這些年已累計投入3億多元人民幣用于購買探礦權和采礦權。
目前,雖然手中握著幾十個探礦權和5個金屬鋯鈦礦采礦權,但企業卻沒有資金進行新礦權的開發。“這就好比你明知道地下有大把鈔票,但就是拿不到。”為此,楊德慈幾乎跑遍了濟南市所有銀行,希望辦理抵押貸款。然而,銀行方面的答復是,他們沒有開展跨國采礦權抵押業務,且銀行在莫桑比克沒有分支機構,無法評估域瀟在境外的資產和潛在風險,一旦出現意外,銀行無法根據現有法律處置域瀟用作抵押的境外資產。
“探礦權和采礦權都有時間限制,如果資金遲遲不到位,企業只能以低價與國際鋯鈦礦企業合作開發所取得的礦產資源或賣掉部分礦權。”楊德慈無奈地表示,好不容易拿到的礦權,用這種方式處理實在太可惜了。